2008/08/15

新興國家尖端研究之規範

新興國家尖端研究之規範
(刊於「生命世界期刊」)撰文/李瑞全

  自2004年3月在國際學刊<科學>(science)上發表第一個複製人類胚胎和發展成功榦細胞株之後,韓國的黃禹錫成為生命科技研究的尖端研究者,繼而在2005年5月之後在<科學>上發表了成功複製特殊病人榦細胞株11株和在<自然>(Nature)發表了複製成功難度極高的複製狗之後,不但大力推進了榦細胞研究的發展,更成為國際複製頂尖的專家,聲譽日隆,廣受國際學界的推崇。黃禹錫不但被韓國人視為國寶,更像徵了新興國家突破先進國家在尖端研究領域的獨佔,顯示古老的亞洲正在倔起。不但在經濟上直逼西方,在科技研究上也可以領先西方世界。在韓國,黃禹錫在生命科技的研究領域上的突破更激發出民族主義的精神,被視為民族英雄。

  但是,正當韓國上下一片擁戴,政府大量投資他的研究團隊,美國著名生命科學專家和研究所紛紛參與合作之際,他的研究報告卻掀起了另一場巨大的風波。首先是在2005年六月之後即傳出他的第一篇研究由於是通過購買和由下屬捐出的卵子,有違國際人體研究之規範。其後更有消息指出他的研究成果是偽造的。韓國一廣播公司聘請專家核查黃禹錫之研究成果的真實性,並在10下旬在美國訪查了與黃禹錫合作研究的韓國科學家金善宗,用隱蔽的錄影機錄取訪談,得知部份實相,包括黃禹錫要求金善宗假造照片等,預定於11月下旬播出。但在11月12日,黃禹錫之美國合作人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榦細胞研究專家Gerald Schatten宣稱由於黃的研究有倫理失誤,退出合作。11月21日,黃禹錫在韓國的合作者之一,韓國MizMedi醫院院長盧聖一(Sung Il Roh)宣稱進行研究用的卵子是由他購買和支付費用的,但黃禹錫不知情。但是,盧聖一同時宣稱在<科學>學刊上宣稱成功的11株榦細胞有9株是偽造的,其餘兩株也可能有問題。第二天,先前搜證之廣播公司播出捐贈和購買卵子的訪問,並宣佈稍後將公佈更進一步的證據。兩天之後,黃禹錫宣佈承認購買和捐贈之事,但辯稱當時是為了保護捐贈者所以否認而已,並辭去他成立的跨國榦細胞研究機構之總裁。第二天,即11月25日,原先被訪問的金善宗說訪談時受到脅迫,韓國民眾極為憤怒,到廣播公司抗議,廣告商也撤回廣告。廣播公司被逼道歉和決定不播出有關2005年論文的偽造證據。

  但在12月初,網路上一個專為年青研究員設立的網頁開始有人指出黃禹錫之研究報告所附之圖片有錯誤,並通知<科學>學刊,黃禹錫也同時通知學刊是複製照片時之失誤而已。但繼後有更多疑點被提出,導至首爾大學在12月12日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細胞株和複製狗的研究。12月15日廣播公司播出錄影但蒙掉金善宗面目的訪談,指出細胞株照片為偽造。12月16日黃禹錫與Schatten宣佈撤回<科學>上的報告。12月29日首爾大學的調查委員會宣佈黃的細胞株為偽造。至此,黃禹錫的形像已蕩然無全。但是,他所引生出來的問題卻尚未完結,值得我們進一步反省。

  第一,黃禹錫以不知道赫爾辛基倫理守則來辯稱無意違反學術上人體研究的規範,才會有購買和要求下屬捐贈卵子進行研究,云云。這涉及所謂普世的規範與地區的倫理風俗的差異問題。在韓國的情況,黃禹錫承認有這種錯誤之後,韓國民眾仍然強烈支持他,不以為有什麼不可接受的地方,甚至有上千婦女表示自願捐贈卵子給黃禹錫進行研究。更有民眾認為這是美國欺壓韓國的表現。在這種強烈的民族主義之下,反對聲音被視為賣國,揭露失誤被罵為叛徒,例如韓國民眾甚至示威和要求上述的廣播公司道歉。但是,在涉及人體實驗的研究方面,遵守類似赫爾辛基倫理守則的規範已成國際共識,違反這方面的規範的研究是絕不會被接受的。因此Schatten會斷然退出。在另一方面,韓國因為黃禹錫這方面的問題,成立了國家級的生命倫理委員會,可說是汲取了教訓,加強了研究倫理的要求。至於鍥而不捨而終於揭穿此偽造事件的年青研究員也給學界一種正面的形象,掙取回國際學界的部份信任。

  第二,至於黃禹錫第一篇報告之採用不合研究規範的方式,以至在學界尚有爭議是否應進行複製研究之下,急速進行研究和發表成果,可以說是新興國家中尖端研究人員面對國際強烈競爭之下,為謀求突破,以建立自己和國家在科研上的先進地位,一種不擇手段的態度。在榦細胞研究方面,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禁止用聯邦財源進行複製榦細胞研究,和大部份西方先進國家的各種禁制,不免限制了美國和西方國家中優秀的研究人員大量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因而不能繼續超離落後國家的研究。因此,新興國家中較無明確限制的研究員得以爭取時間,進行尖端研究,以突破先進國家的壟斷。是以,當有類似突破的可能性時,研究者即不免把應有的規範暫時擱置,祈望能在第一時間把成果完成。但是,在有違國際規範之下所取得的成果實難以被接受,更會受到質疑,以至最終會被揚棄。如果更進一步作偽證,則為國爭光的結果成為國恥,更可能造成對國家和研究人員的負面影響。

  同時,黃禹錫的作偽也與當前科研競爭激烈有關。因為,科研成果講求第一,如果已被他人捷足先登,再發表出來已毫無價值,而多年的心血都成白費。而任一熱門議題,研究者何止千萬,正是分秒必爭的白熱戰場。因此,許多研究者往往在還未取得完全決定性的證明之前,即先送出,冀能於其後爭取時間補足。黃禹錫在被揭發所作報告有造假時,仍然宣稱韓國擁有真正先進的技術,會作出重大的貢獻。也許黃禹錫和他的團隊在這方面的研究確有其克服困難的貢獻和相當先進的技術,也相信他們自己真能達到所預定的成果,因此,先以偽證來交稿,以爭取時效上的第一,以免被其他人奪標,然後再補足真實的研究成果。當然,一方面這種不確定的成果是否真能完成,或是否真能在被揭發前完成,是非常有疑問的;另一方面,這種偽證即斷送所有研究的可信性,也是科學界的一種不可接受的恥辱。事實上,這種預估常是當事人過份樂觀,結果並不能完成,因而成為科學研究的醜聞。黃禹錫可說是又一例子而已。

  由於黃禹錫的報告接二連三地被接受和通過國際上有地位的學刊的審查,引起質疑學刊的評審機制。許多評審的專家也認為難憑作者提出的報告論斷是否有作偽的成份。因此,黃禹錫的例子也引起科學學刊界的一個值得重新思考的課題,即,如何有效地對新的研究成果作出嚴格評審。由於科研發展急劇,投稿量巨大,學刊也受到競爭壓力,都希望能爭取到發表最新的第一的作品,因此,不願延長評審期限,被爭取時效的研究者所放棄,但也擔憂把關不足,刊登了不實的報告和成果。然而,由於偽作充斥,嚴格評審的制度將會因此而被強調,收緊度可說已漸成學界的共識,弄虛作假而能過關的情況將會更不容易,有違倫理規範的研究也更難通過。

  觀諸過去數十年的發展,西方學界無疑都日漸收緊科研倫理要求,例如,美國在1999年因基因治療發生受試病人因載體(即病毒)而死亡,國家衛生研究所即令所有申請的研究員都必須重新受訓,主要是研習相關的倫理和法律的文件,包括紐倫堡倫理守則和著名的Belmont Report。但這種重視研究倫理的態度,並不因此影響領先的研究地位,反之,似乎可說因此而免除許多不實的報告,擾亂學界的公信力,使實質的科研發展更一日千里。新興國家在科研上的地位一向較低,地區性的學刊常被視為沒有重要參考價值,因為,所刊登的論文或報告的質素和真偽常使人難以分辨。因此,要真能有所突破和使國際學界重視,新興國家不只需要大量投資相關的尖端研究,更必須同時建立一個嚴格的評審制度,加強研究倫理,排除不符合國際倫理規範的研究,以保證學刊所刊登或發表的報告,是確實無誤的,並無不合倫理規範的運作或弄虛作假的情況,才真能提升自己的研究質素和受到國際學界的承認。

  李瑞全博士,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華生命倫理學會創建者之一,臺灣《應用倫理研究通訊》主編,專長于應用倫理學與科學哲學。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